“肾病最后是不是都是尿毒症?”这是在临床中时常会被问到的问题,也是肾病患者心中最大的担心之一。事实上,肾病是否会发展成尿毒症,取决于肾病的进展速度!处于肾病早期的患者,病理损伤轻,指标可以控制达标,病情进展缓慢或可以长期稳定,多数患者在有生之年,基本不会发展成尿毒症。
出现以下5种情况,如果控制不好,患者很可能在3-5年之内到尿毒症期。
肌酐超过265的慢性肾脏病肌酐水平超过265μmol/L(3mg/dL)意味着肾脏损伤已经进入肾病3b期。在这个阶段,肾功能受损较为严重,若没有有效干预,病情会逐渐加速恶化。因此,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至关重要。
糖尿病肾病伴肌酐升高糖尿病肾病主要损伤肾脏的血管系统,导致肾脏血流量减少,甚至引发肾脏萎缩。与其他肾病相比,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难度更大,当肌酐升高到400μmol/L左右时,往往需要透析治疗。糖尿病患者若早期忽视血糖控制,晚期肾功能恶化将难以逆转,导致尿毒症风险大幅增加。
尿蛋白和高血压大量研究证实,蛋白尿和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快速进展的两大危险因素:
尿蛋白越高,尿毒症风险越大。特别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的患者,病情进展速度更快。血压越高,并发症越多,进展速度越快。持续血压超过140-150/90-95mmHg,甚至超过160/100mmHg的患者,若同时存在蛋白尿,数年甚至数月内就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药物负担过重长期大量服用多种药物,尤其是具有肾毒性的药物,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恶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对肾脏造成进一步伤害。肾小管间质受损会导致肾脏萎缩,滤过功能下降,肌酐水平升高。因此,肾病治疗应注重精简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负担。
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估慢性肾脏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当GFR低于30ml/min时,意味着患者已进入慢性肾脏病4期,病情进展速度会进一步加快。若GFR低于15ml/min,则进入慢性肾脏病5期,即终末期肾病(尿毒症)。
因此,及时控制病情、延缓GFR下降速度至关重要。肾病是否会发展成尿毒症并非一成不变,受到多种诱因的共同影响。对于患者而言,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科学管理。通过积极的治疗措施、合理的用药方案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我们可以有效延缓肾病的进展速度,降低尿毒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