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就是只凭感觉用药。有许多患者感觉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服用降压药,或者血压一旦下降就把降压药要么停掉,要么把药物的剂量减少,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高血压很多的时候是没有明显的症状的,不能只凭着感觉用药。
第二个就是过分关注药物的副作用。许多的高血压患者说担心应用降压药之后会出现副作用,就不应用药物,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降压药虽然可能会有副作用,但是如果不服用降压药,高血压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
第三个就是单纯的依靠药物来控制血压,而忽视了生活方式的管控。好多患者像高血压的患者,平时的饮食、休息都是不注意的,像高盐饮食,另外长期的久坐,还有长期的精神紧张,缺乏运动都是加重高血压的一些因素。高血压的患者不光是要正规的服用降压药物,还应该注重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善,这是非常关键的。
第四个就是频繁的更换降压药。有些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之后,几天觉得血压没有明显的下降或者是没有达标,就得换另一种降压药,其实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降压药服用之后,好多药物达到一定血药浓度,维持血压正常的水平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频繁的更换降压药是不利于血压的控制的。
第五个有好多患者只相信偏方、秘方能够降低血压,或者把高血压根治,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目前来说高血压还是不能根治的,只能通过综合的治疗方式来进行控制。相信偏方、秘方能够根治高血压,不但耽误了病情,反而还会引起其他的一些副作用。
第六个要关注晨起后的高血压。有一些患者,比如晨起之后血压升高,他们认为只要服用降压药之后血压恢复正常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也是不正确的。真正的血压达标,是应该晨起之后在没有服用降压药的前提下血压已经达到了达标管理。
再一个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只测一侧的手臂的血压,实际上两侧的手臂的血压可能会存在着差异,应该测两侧的手臂的血压,以血压高的一侧作为标准来进行高血压的管理。
另一个就是血压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像心脑血管还有肾脏还有眼底的病变。
所以高血压的达标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对于普通人群来说血压的达标管理应该是在小于140/90mmHg。对于肾脏病的患者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克每升,血压可以控制在130/80mmHg。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克每升,血压应该达标管理应该是在125/75mmHg以下